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丽妃虽为女子,但在沈溪面前她没有任何服软,似乎一切都是为了证明自己。

    最终也是沈溪主动避开目光,跟这样一个疯女人斤斤计较,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丽妃好像得胜的公鸡一样,仰着高傲的头“沈大人还是下不去狠心或许沈大人心目中,对本宫余情未了”

    “没事的话,请回吧。”

    沈溪不想跟丽妃多废话,当即转身要走。

    丽妃却上前一步,直接拦在沈溪面前,就在沈溪准备推开她之际,她用强势的目光望着沈溪

    “沈大人,本宫来了,你连句话都不听,是否太过不尊重人了难道我来见你一趟有那么容易”

    “说吧。”沈溪无奈地道。

    丽妃转身走到门口,将房门关好,然后回到沈溪跟前,轻声道“难道你没察觉到,陛下已开始对你起了疑心,逐步重用那些不知来历的武将,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而对你有所疏远”

    沈溪没有回答。

    如同丽妃所言,朱厚照对他的信任一直有所保留,君臣间始终无法做到全无芥蒂。

    丽妃再道“以前你沈大人跟陛下间基本没有矛盾,但在对鞑靼之战结束后,陛下虽然表面上对你保持礼重,但其实已产生不少隔阂,对这一点沈大人应该能感受到吧”

    沈溪道“为人臣子,对君主不该有任何揣测陛下的信任是一种恩赐,而非必然。”

    “啧啧。”

    丽妃不屑地摇摇头,“沈大人,你拿套话搪塞一个弱女子这么做有意义吗”

    沈溪冷声问道“那还能如何”

    丽妃问道“以沈大人的智计,对付一个刘瑾简直是轻而易举,对付张氏外戚更不在话下,要对付谢迁这样的恩师也是下得去狠手,为何到陛下这边,沈大人却好像无计可施了呢还是说沈大人早就有一整套计划,只是现在不肯表露出来”

    沈溪不想回答,很多事他是不会跟丽妃这样阴险狡诈的女人说的,甚至不会对第二个人讲。

    丽妃却觉得自己切中沈溪命脉,道“那我便替沈大人回答其实沈大人早就有办法对付江彬之流,这次你主导让张苑回来,就是想利用张苑对付他们,或者在你回朝前,就预料到陛下会提拔一些新贵制衡你我没说错吧”

    又是试探性地问句,从这点上证明丽妃其实并不能完全看懂沈溪,因为沈溪做事实在是天马行空,不按常理出牌。

    “算了,沈大人还是不肯推心置腹,那我也不会把自己当作可以帮到沈大人忙的人。”丽妃显得非常失望,道,“那我就把话直说了,我想怀上龙种,让陛下可以留下子嗣。”

    沈溪眯着眼问道“你有那福气吗”

    丽妃道“这次我出来的目的,是得到陛下谕旨,出来找寻灵丹妙药,再就是寻访江湖术士,主要目的便是为陛下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但我也可以借机找一些滋补良药,试着为陛下改善身体亦再者”

    说到这里,丽妃瞄着沈溪道“我想以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腹中骨肉的正当性。”

    沈溪冷笑不已“说来说去,你还是想利用宫外人,怀上并非出自陛下的子嗣”

    “不是宫外人,他们没那资格,只有你”

    丽妃目光热切,“以前你不肯接受,是你还有平息北方边患的计划,以及对陛下的绝对信任,但现在你也看到陛下对你的制衡龙种来自你,陛下又不会怀疑,或者还会欣喜若狂呢。”

    沈溪道“若我不答应,你是否要找旁人”

    “我不能一直等下去。”

    丽妃咬牙切齿道,“我毕竟不是青春少艾,没那么多时间等待,这几年我经历的辛苦谁能体会到就算明知道你沈某人会对付我腹中孩儿,我也不会坐以待毙若是被别人抢先一步,我做什么都来不及了。”

    “疯女人。”沈溪摇头道。

    两个人又重新对视。

    不过这次却是丽妃先服软,因为她有些胆怯,说到底她要做的是可以让她千刀万剐的疯狂举动。

    过了许久后,沈溪才打破沉默,轻声道“灵药我可以帮你找,甚至于江湖术士也可以帮你引介,但唯独你说的这件事却不可能,你趁早死了这条心。”

    “呵呵,你分明是在逼我”丽妃目光中闪露着歇斯底里的疯狂。

    沈溪摇头,微微叹息“你执念太深,根本无法放下心中积怨,你想证明自己也未必需要诞下子嗣,还有旁的方式。在一些事上我可以帮你,但绝非助你损害大明血统的纯正性”

    沈溪跟丽妃的闭门交谈没有持续太久,以丽妃匆忙离开告终。

    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甚至二人也未进行更深层次的交谈,丽妃出门后没了之前的恼怒,神色间带着一抹得意。

    “沈之厚,你说不肯帮我,但你还是开始从我身上做文章,现在已改变以前对我形同陌路的态度相信用不了多久,陛下对你的排斥更甚,到时候你不得不求着我帮忙,我就可以顺势提出条件看来下一步,就是挑唆你跟陛下间的关系,迫使你主动来找我”丽妃心中已有定计。

    至于从会客厅出来的沈溪,也在思索丽妃的事。

    每次想到丽妃,心里都会有种不同寻常的忧虑,他仔细琢磨因由“这女人太过疯狂,但她做的事,乃是一个有野心之人最正常不过的抉择,这女人看起来疯狂,但她行事理据充分,逻辑方面无懈可击,我对她终归狠不下心来,唉”

    就在沈溪准备回公房时,有侍卫过来禀报“大人,谢阁老派人前来送请帖,请您过府一叙。”

    说着,侍卫将请帖送到沈溪手上。

    沈溪打开看过,才知道是谢迁请他到小院商议事情。

    “准备轿子。”

    沈溪道,“派人跟王侍郎说一声,今天我不再回衙门,有重要事情的话派人通知我,要不然等明天再说。”

    沈溪没有进去跟下面的官员交待太多事情,便径直出门去了,此时的他就像是找到合适的借口出门躲清静,路上正好整理一下思绪,想清楚下一步如何在朝中立足。

    沈溪抵达小院时,谢迁已等候多时。

    谢迁亲自为沈溪冲泡好茶水,静心等待。

    本来沈溪以为会有别的宾客一同商议事情,结果到了地方才知道除了谢迁外连个侍候的下人都没有。

    “来了”

    谢迁没有出门迎接,只是让知客开门让沈溪进来,到了堂屋,谢迁坐在靠窗的茶几前,向沈溪打招呼。

    沈溪恭敬行礼“谢阁老找在下来,有什么要紧事么”

    谢迁一抬手,神色显得很平静,“坐下来说话。”

    沈溪依言在谢迁对面的凳子上坐下,这时谢迁从怀里拿出一份奏疏,递给沈溪“你看看吧。”

    沈溪打开来,却是江浙地方上奏关于倭寇袭扰之事。

    沈溪还未细看,谢迁已道“倭寇愈发猖狂,不单单杀人越货,甚至开始侵扰市镇,地方卫所兵马无法阻挡其肆虐,南直隶、闽浙各级官府很是头疼。”

    沈溪将奏疏看完,递还给谢迁“那又如何”

    “哼哼,之厚,以你今日今时在朝中的地位,老夫本不该指派你做什么,但你看到我大明沿海百姓受苦,难道就不想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谢迁用的是商议的口吻,却说出威胁的话语。

    沈溪摇头“难道在下没尽力吗”

    谢迁一脸严肃“你是有在做事,但还不够,远远不够,你现在做的,不过是守在京城过安稳日子,根本就没解决实际问题谁都知道你在军事上的造诣,连困扰朝廷数十年的鞑子你都平定了,难道区区几个海贼放在你眼里”

    谢迁一番话义正词严,让沈溪听了倍感无奈,他苦着脸道“谢老,既然很多事早前便跟你说清楚,现在在下不想跟你再强调,做事总归有主次之分,哪怕谢老真觉得有些事非要在下出面不可,也不是先解决海患中原之地的叛乱不是更着紧”

    “不是已调边军入关平叛了么”

    谢迁不慌不忙地说道,“相信用不了多久,危害中原地区的匪寇即可平息呶,老夫这里还有一份奏疏。”

    说着,谢迁从怀里又掏出一份奏本,这次却是南京工部的上奏,是关于佛郎机海船仿造之事。

    谢迁道“你看看,咱大明号称地大物博,天朝上国,却在造船上不如你说的欧巴罗那些鸟不拉屎的小国,难道你不觉得羞耻吗南京工部上奏朝廷,请求制造更大的海船,一来可以平海疆,守卫国土,二则可以跟佛郎机人叫板现在佛郎机人仗着拥有跟大明朝廷的贸易权,在沿海一带肆无忌惮,甚至暗中跟倭寇勾连,荼毒百姓”

    “这是工部的事情,与我无关。”沈溪将奏本递给谢迁。

    谢迁却没有接过去,指着奏本道“佛郎机人是你招惹来的,现在他们拿着不知从何处得来的银子,从咱大明运走那么多商品,你居然说事情跟你无关是你引狼入室,若你不赶紧把事情给解决了,老夫会第一个上疏参奏你。”

    沈溪摇头“谢老,你这就未免强词夺理了吧跟佛郎机人做买卖,那是陛下钦定,当初连你都没反对,怎么现在赖到我身上来了若不是跟佛郎机人做生意,从他们手上得到大批白银,对鞑靼一战军饷从何而来战后又靠什么维持朝廷运作和京师稳定又用什么犒赏三军”

    沈溪对于谢迁的指责难以接受。

    在领兵出征的问题上,他态度异常坚决,怎么都不肯亲自领兵,至于佛郎机人在沿海作恶的责任,也不会主动承揽。

    谢迁很生气,之前对沈溪的一些改观因此荡然无存。

    生了一会儿闷气后,谢迁道“那你说,倭寇和红毛洋夷的问题怎么解决”

    沈溪道“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平乱不利,若说在下领兵便可平息匪寇,这也实在太过草率,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就算我有再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一切当从长计议。至于你说的修造大船之事,倒可提上议事日程,不过朝廷有那么多帑币供给造船之用”

    这问题把谢迁给问住了。

    一边说让沈溪负责督造船只,一边却知道朝廷手头紧拒不调拨钱粮,等于说又是让沈溪自行解决问题,只是有些话谢迁不好意思说出口罢了。

    沈溪的意思相当明确打仗让我自行筹措粮饷军费,我从佛郎机人手上把钱给弄来了,现在要造大船还让我自行筹措,感情朝廷不用出一两银子,我一个人可以当国库用

    沈溪道“帑币不足,南京工部要造大船,可以让他们自行想办法,而不是当甩手掌柜,把难题交给在下解决在下乃是吏部尚书,而非工部尚书,这件事要落实还是要按部就班提交陛下审议,或者交给工部论证可行性,造船的事怎么也轮不到吏部或者兵部衙门来管吧”

    谢迁黑着脸道“造船的目的是平靖海疆,自然是兵部之事。”

    “那也要工部工匠和技术,需朝廷帑币,如此才可以筹措人手,现在光靠南京工部一份上奏,谢老便让在下没有技术和人手、费用的情况下造船,是否太过强人所难”沈溪据理力争。

    换作以前,谢迁早就发火,着着实实把沈溪数落一顿,但此时谢迁脾气改变许多,甚至被沈溪顶撞后也可泰然处之。

    或者说他只是在沈溪面前态度变好了,在那些大臣面前数落起沈溪来却依然丝毫不给沈溪面子。

    沈溪再道“如今南方乱事并不单纯江浙、闽粤沿海,还有西南边远地区的叛乱,西北既定,南方乱象频繁,谢老让在下领兵出征一处,未免顾此失彼,还不如让在下坐镇京畿,统筹军政事务,请谢老通融。”

    虽然沈溪态度还算比较强硬,但到最后也只是拿出一种商议的口吻,试图缓和二人间的矛盾。

    谢迁气息浓重,道“你就是不肯担当重任,所以才在老夫面前推三阻四老夫不勉强你,你回去好好想想。关于此事,老夫会上奏朝廷,试着向陛下争取在老夫看来,你出京南下平叛乃最好选择。”

    沈溪非常无奈,心想“谢老头吃了秤砣铁了心,不管跟他说什么都无济于事,那只能由得他去折腾,只要我不点头,谁有办法指使我出征”

    沈溪站起身,行礼“那在下就回去等候陛下谕旨”

    沈溪没有回吏部衙门,而是径直归家。

    按照正德皇帝的意思,他不需要在朝当班,毕竟是执掌两部,两边差事都不可能完全兼顾,那就干脆两边都不用多加理会,一把手只是撑门面,小事不用他来决定,大事才有他的用武之地。

    沈溪刚进家门,朱起便过来禀报“老爷,今日有几位客人前来拜访,递了名帖要不您看看”

    “谁都不见。”

    沈溪一挥手道,“我要到书房做事,没什么要紧事的话别来打扰。”

    说完沈溪径直入内,甚至连前来拜访的人有谁都没有问,因为他知道现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根本就不必在意那么多,就算是朝中那个公爵前来拜访也要看他是否有心情接见。

    结果日落时,朱起又过来说有客人造访,这次沈溪却非见不可。

    乃是工部尚书李鐩。

    沈溪出门相迎,李鐩此时已进正院。

    李鐩见到沈溪后,满面歉意“之厚,我不是故意前来叨扰你,实在是有要紧事通知。”

    本来可以在前院正堂谈事,但沈溪还是请李鐩往自己的书房去,半路上李鐩把情况说明“谢阁老今日派人来跟我打招呼,让工部上一份督造海船的奏章,以谢阁老的意思,这件事先跟你通过风。”

    说完李鐩望着沈溪,大有征询之意。

    沈溪点头道“谢阁老的确跟我说过,但我当时明确回绝,因为现在朝廷根本拿不出造船的钱一艘可以跟佛郎机人大船抗衡的船只,先不论先期研发费用,光是造出来,能下海航行,怕是就需要数万两到十几万两之间,后期保养也不是小数目。”

    这话说到了李鐩心坎儿上了。

    李鐩道“正是如此,以前江河上航行的船只,每一艘都要上万两,但规格跟大海船相去甚远,也主要跟朝廷禁海,不需要造那么大的海船有关。现在佛郎机人的大船一次次驶来,再有倭寇作乱,地方上怕佛郎机人跟海盗联合,所以才上疏请求造海船,但咱哪里有那经费啊”

    跟谢迁执意行事不同,李鐩这个工部负责人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极大的忧虑。

    沈溪道“现在工部有何打算”

    李鐩为难道“正是因为没主意才来问你,现在地方已上奏沿海倭寇猖獗,谢阁老又有意造大船跟倭寇抗衡,同时维护大明海疆稳定实在没办法,你是兵部尚书,非要你想个解决办法不可。”

    沈溪问道“今年工部预算,应该不足以造船吧”

    李鐩苦笑道“别说大规模造船,就算造一艘也难,哪里有那闲钱啊去年对鞑靼之战结束后,到现在户部还没将之前的亏空补上,但听说京城府仓都是满的一是陛下不肯划拨钱粮,还有就是内阁和司礼监卡得紧现在谁都知道杨应宁是谢阁老的人”

    沈溪一听琢磨开了。

    在跟佛郎机人的贸易中,朝廷赚得盆满钵满,对鞑靼的战争在沈溪的算计下,节省了大批银钱,即便加上犒赏三军,之前筹措的钱粮也剩下不少,但现在有个抠门的皇帝,还有个更抠门的首辅大臣,以至于现在朝廷各衙门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沈溪道“既然内阁建议造船,不如跟谢阁老说,让他上疏,调拨户部府库钱粮出来,一艘船按十万两预算来造,户部出多少银子,就按照相应的钱来造船。”

    “这似乎有点跟谢阁老作对的意思吧”

    李鐩非常为难,“要不之厚你去说吧,换了旁人怕是被谢阁老骂得狗血喷头。之前我就跟谢阁老提出请户部增加调拨,但谢阁老言明,一切都要以民生为主,哪怕现在府库内有银两,也不得随便放到民间稀释百姓财富这让在下很为难。”

    听到这里,沈溪好像明白什么。

    他心想“谢老头现在已经不是想花小钱办大事,而是不想花钱就把事情办成,简直是把人当牲口使唤也难怪他在朝中不得人心,便在于他在治国上不算真正的好手。当初弘治朝中兴,多是刘健和李东阳的功劳,谢迁最多只是动嘴皮子的陪衬。”

    突然间,沈溪心中感到极度失望,现在的情况是谢迁这个政治盟友在朝中任首辅,并非是什么好事,反而频频拖他后腿。

    沈溪道“那我回头会跟谢老说明情况,你不必太过担忧,一切还是要往好的方向看。造船之事,交给在下便可。”

    沈溪主动把李鐩的麻烦揽在身上,在于事情跟他原先制定的计划没有什么冲突。他对于很多事看得很透彻,在准备上有一定针对性,而不需考虑谢迁的态度,因为不行的话他直接跟皇帝提便可。

    就在沈溪跟李鐩会面时,朱厚照也得知南京工部上奏造船之事,而将这件事告知朱厚照的人是张苑。

    张苑对朱厚照很了解,他知道皇帝对于那些新奇的玩意儿很在意,尤其是造大船这种能撑大明脸面的事,怎么都不会放过。再者,造船有诸多好处在里面,张苑想从中捞油水,再加上这本身就关系军队事务,张苑觉得皇帝应该会同意,便在没有跟沈溪做出商议的情况下,跟朱厚照提出。

    朱厚照听到后,果然拍着大腿道“好事啊,此乃利国利民的事情,朕自然会支持”

    此时正德皇帝坐在那儿,脸上带着一股憧憬,仿佛他已经置身于大船上,以大明皇帝的身份出海游历,尽情欣赏瑰丽的海上风光,仿佛一切都在他掌控中,那股豪情壮志让他很是嘚瑟。

    张苑笑着问道“那陛下,是否直接下旨让工部造船”

    “工部不是兵部吗”

    朱厚照问道,“造船的事让工部办,指不定造成什么鬼样子,不如交给兵部署理有沈先生在,再难的事情他也会办好,而且佛郎机人那边沈先生也有关系,想来能弄到造船图纸我们一定要造出比佛郎机人更大的船只,这样海上的霸主就是我们的了”

    张苑道“陛下圣明。”

    造船的事,朱厚照拍脑门一想,觉得可行,立即安排下让张苑去传旨造船。

    甚至朱厚照对于船只的造价,还有建造工艺等完全不清楚,但他却完全不在意这些,只对最后的结果感兴趣,至于详细造船过程他不想过问,圣旨交给张苑去下达便可。

    张苑在这件事上也在耍小聪明,我就是不跟你沈之厚说,等你最后一个知道,这样你就不用回绝我了。

    张苑的想法很简单“既能讨好陛下,又能让我赚银子的事,为何不卖力去做”

    在张苑拿到朱厚照的授意后,马上回去跟司礼监众太监商议圣旨细节,甚至特地派人去跟谢迁打招呼,因为张苑知道谢迁在造船这件事上非常支持,因为内阁难得在一些有关改革的事情上做出同意的票拟。

    此时沈溪虽然已获悉事情原委,也只能装作不知,事情既然捅到皇帝那里,想改变已经很困难。

    哪怕造船这件事在沈溪看来并不属于优先级,但有了朱厚照的授意,造船便迫在眉睫,他自认没必要跟朱厚照唱反调,既然身处大航海时代,海船终归是要造的。

    圣旨下达后,随即朝中沸沸扬扬,都在说造船对大明的影响,连一些无关人等也在谈论此事。

    沈溪作为当事人,却处之淡然,哪怕这件事最终是由兵部落实,工部全力配合,他也不着急筹备,宁可让事情再发酵一段事件。

    “之厚那小子,倒也沉得住气,消息已满朝皆闻,好像唯独他一人被蒙在鼓里似的,不闻不问。”

    谢迁小院内,聚拢几人,除了杨廷和外,还有杨一清、靳贵,所谈正是造船之事。

    因为圣旨中并未将造船事宜分配到各衙门,连调拨款项都没说清楚,以至于谢迁可以拿这件事来做文章。

    说这话的人,正是谢迁,也只有他才会对沈溪如此不屑,其他人哪怕是素来对沈溪有成见的杨廷和,也不得不收起那股轻佻和傲慢的态度。

    杨廷和问道“现在朝廷是让兵部主导造船事宜,看来陛下已有所安排,造船地点和具体人员、费用等却没落实下来,是否要再跟陛下上奏”

    谢迁打量杨廷和一眼,道“陛下都没着急,你急什么”

    一句话就把杨廷和给呛了回去,如此一来杨一清和靳贵便不想掺和着谈这件事。

    谢迁道“陛下让兵部筹备,那一切都该由沈之厚跟朝廷上奏,现在不需要我们做什么,见招拆招便可。”

    谢迁有资格淡定对待造船之事,当然看起来一切都很平静,但暗地里他做的事却不少,甚至可以主动放下身段跟张苑商议。

    一切便在于谢迁想拉拢一切打压沈溪的力量。

    而沈溪对此则完全不管不顾,在皇帝首肯后,沈溪领了圣旨也跟没领一样,便在于这件事完全没有下文,以张苑的能力没法做出更为妥善的安排,皇帝在吩咐下来事情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也没过问。

    沈溪的想法是“让我现在上奏提请造船,我才没那么好的闲情逸致”

    年后沈溪的工作和生活都优哉游哉,吏部事情不多,哪怕兵部事务繁杂些,但有陆完处理,沈溪也很自在。

    虽然陆完没有当上兵部尚书,但也没对公务有所懈怠,此时边军入调已开始落实,许泰和即将卸任宣大总制的王守仁将所有事项安排得妥妥当当,然后许泰亲率先锋人马五千多往中原战场杀去。

    因为兵马走的是紫荆关,京畿周围还算平静,这次调兵更像是皇帝一时兴起,兵部并不需要花费太多心思,沈溪这几天也没有太过关注调兵之事,有消息他听一句,没消息也不打听,听之任之。

    正月二十三,沈溪到了惠娘小院,当晚准备在这边过夜。

    惠娘让李衿准备了一些账目上的东西给沈溪看,沈溪却完全没有兴趣,账册直接放到一边。

    惠娘不解地问道“现在外面都在传,说是大明要造海船,还是由兵部负责,老爷作为兵部尚书,难道不需要大批银钱吗”

    沈溪道“惠娘知道的倒也详细。”

    “外边的人都在说这事儿,想不知道都难。”惠娘道,“说来也奇怪,京城之地好像什么消息都能第一时间得知,连个管束之人都没有,外面茶楼酒肆中谈论国事的人那么多,难道朝廷不该限制一下吗”

    沈溪笑道“陛下不管,谁会操这心言论开明,到底是好事,这不惠娘你便知道兵部奉旨造船之事”

    李衿将账册拿起来,站起身走回惠娘身边,似要将账册归还给惠娘,惠娘却没有伸手去接。

    惠娘道“旁人可以不管不问,但老爷却不能不关心,毕竟最后的责任要归到老爷头上。妾身给老爷管着地方生意,现在老爷需要银子造船,妾身当然要留心些。”

    “那你先省省。”

    沈溪喝着茶,轻松地说道,“朝廷要造船,可不能让大臣出银子,一艘大海船怎么说也要四五万两,如果加上火炮还有船只日常保养,怕是十万两银子也不够。后续加上打仗和损耗修缮,以及士兵日常训练和操作等那就是个无底洞,咱赚的那点银子,能填进这个无底洞么”

    惠娘这才知道其中隐藏了多大的陷阱,惊叹道“用得了那么多银子”

    沈溪笑道“你以为呢造船需要上好的木料,只能在北方和南方的森林里才有,同时咱们没有配套的造船技术,另外航海的水文资料咱们也没有。总归这是朝廷的事情,不需要你多操心,你也不用想着出银子”

    惠娘这才点头,将账册拿到手中,道“不过老爷还是该看看去年的账目,很多都是南方刚送过来的,还有一些亏空都是此前没有预料到的,加上今年的预算,基本都在这里了。”

    沈溪微笑道“有你们姐妹在,我担心什么只管交给你们处理,你们只需把最后的结果告诉我便可,回头有时间我再看现在我可没那心思,还是先吃晚饭,让我清闲些。”

    沈溪的确不关心,倒不是有意欺瞒惠娘什么。

    惠娘在得到沈溪授意后,也就不再过问关于造船的任何事,当天只需要跟平时一样,将沈溪好好接待便可。

    晚上一片安宁。

    沈溪没有很早便上榻睡觉,而是在桌前拿着本书看,惠娘和李衿本来已睡下,结果几次醒来都看到沈溪在看书,惠娘索性起床,整理好衣服过来到桌前坐下。

    惠娘问道“这么晚老爷还不歇息,是否朝中有大事发生呢”

    “能有什么事”

    沈溪笑了笑道,“现在朝廷风平浪静,倒是地方不是很安宁,百姓遭遇疾苦,我在京城倒是当了回闲人。”

    惠娘用婉约的姿态道“这应该不是老爷希望看到的吧以妾身所知,老爷一向忧国忧民的,但现在老爷好像”说到后来顿住了。

    “好像什么”沈溪笑着追问。

    惠娘摇头道“妾身也说不上来,总觉得老爷在躲避什么,以妾身想来大概老爷已有什么计划,只是没付诸实施。”

    沈溪点了点头,稍微有些感慨“还是你了解我。在朝中当官十年,经历了太多事,总感觉身心俱疲,再在朝中继续勾心斗角,总觉得难以为继想归隐田园,却又知道很多使命没完成,若就此走了的话是对历史严重不负责。”

    惠娘道“老爷的话真是高深莫测。”

    沈溪笑着问道“惠娘,我问你一句,如果将来有一天我要找地方归隐,过与世无争的生活,就好像世外桃源那种平静生活,不知你是否会跟我同往”

    惠娘陷入沉思,好像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最后摇头道“妾身可以,但希望泓儿不要过这种生活。”

    “哦。”

    沈溪瞬间明白惠娘的心态,道,“你对于尘世间的浮华没什么奢求,但希望泓儿能获得功名,在朝中呼风唤雨,而不是当一个闲人,甚至做个农夫,是吧”

    惠娘想了下,然后认真点头“是。”

    沈溪跟着颔首“我明白了,其实我也只是偶发感慨而已,真正到了我现在的位置,谁又会真的愿意舍弃荣华富贵,过那种枯燥乏味的生活那样人生好像也没了趣味。”

    惠娘大概听出沈溪只是发牢骚,于是问道“那老爷,之前您说年后可能会出京城的事,现在怎么样了妾身并非想干涉老爷的正事,只是想知道妾身跟妹妹几时动身,提前好有个准备。”

    沈溪道“本来以为年后就要走,不过现在看来,大概还需要一段时间,甚至于不需要走了。我自己也有些懒散,出去一趟落不得什么好,反倒让自己辛苦,那不如留在京城当个闲人,陪着妻儿老小过安稳日子这种感觉似乎也很不错。”

    </br>

    </br>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抗日之鬼打鬼 我的历史聊天群 虚幻的战火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大唐:摊牌了,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铁血佣兵 大唐第一节度使